(行政辦公室 劉謝飛)大學時,在社團認識一個很好的女孩,性格好,為人也誠懇,但是后來卻不敢再和她相處。倒不是因為我們之間存在無法調和的矛盾,而是壓力所致。她很熱情,每次參加社團活動總會給我們帶很多好吃的,對身邊有困難的朋友她都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。
記得有一次,我要搬行李,她知道這個消息后,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充當了我一天的苦力。為了表示對她的感謝,我要請她吃飯,她卻一口回絕了。后來每次送她小禮物或者請她吃飯,她總會拒絕。漸漸地,和她相處我有了壓力,特別是她拒絕我的好意時,總覺得虧欠她很多,心理背負著很多包袱。
其實,生活中有時候我們也會經常會拒絕別人的好意,不敢領別人的情。因為我們在給與的時候,會感到安全和優越;但接受,卻會使情形倒轉,令我們感到自己受惠于人。
實際上,接受也是一種美德。這表示我們有能夠相信別人真的關懷我們、希望我們快樂的自尊。這表示我們能夠拋棄假面具,不再硬充自己可以無求于人,承認別人有能力豐富我們,給與我們所需要的。當然在接受的同時,我們一定要適當表示自己的感激。
學會接受也是拉近彼此關系的捷徑。如果有人真摯地感謝你,請一定要接受別人的好意。只有這樣,表達感激的人才不會有負擔,他們下一次就會以加倍的努力來回應你。
(責任編輯 黨務工作部 袁菲 郭倩)